18983988996

18754453

高考后的心理调适 2015-06-14 点击次数:
高考结束后,曾经被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紧密排满的日子瞬间改变。绷紧的弓箭瞬间松弛也会有反弹,考生也是如此,高考后遗症还会在生活中持续发挥影响力。正因如此,许多考生陷入了迷茫状态。在这段漫长的等待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里,考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、没有良好的生活安排,有的可能会陷入紧张恐慌的情绪中,有的还可能把所有事情抛诸脑后、纵情放纵。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考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、健康向上地面对生活、积极负责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心理调节,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:
 
   考试后的3种心理状态
 
   第一种:放纵型心理
 
  这类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。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,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,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,因此毫无节制地玩。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,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,因此此类现象愈演愈烈。有些考生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,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,每年都出现几起乐极生悲的情况,要引起重视。
 
  第二种:抑郁型心理
 
  有的同学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。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、睡不好,情绪低落,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、强迫行为,自怨自责,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,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,让人觉得难以理喻,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,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,甚至采取轻生行为。
 
    第三种:茫然型心理
 
  有的同学发觉自己无所事事,心里空落落的,每天无所适从。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,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,找不到自己的方向。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。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,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,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,在等待录取结果中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。
 
  如何进行心理调节
 
    理性面对现实
 
  首先,考生要理性面对现实。这包括两方面,第一是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,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、心理素质、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,不管最后结果如何,都要接受这一现实。第二是不要怕别人说。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,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,和父母、亲朋好友沟通。适度的自我内心暴露正是宣泄负面情绪的好方法。
 
  设法转移注意力
 
  其次,可以适当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。比如旅行,约三五好友一起出游,在旅行中放松身心,交流思想,增进友谊;适度健身,在酣畅淋漓中得到放松和宣泄。建议尽量进行室内的活动,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外出剧烈运动,特别是爬山,太激烈时也会出现中暑、呼吸困难甚至气胸等症状,这时应立即停止运动,而不是坚持。进修外语,有的学生打算出国,可以利用暑假长假期进修外语,为出国过好过渡和准备,即使不打算出国,进修外语也可以为大学通过英语四六级奠定不错的基础;学做家务,上大学后面临的是自己打理生活,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解决,可以利用假期学习做家务,如做饭等,为大学中独立生活排除后顾之忧。
 
活动攻略
 
  1.反思高中生活,写写回忆录,甚至写写小说,把中学留给你的种种印记进行梳理,这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。
 
  2.报个驾校,学开车,这是将来生活必备的技能。
 
  3.读书,好不容易不用为考试读书了,体会一下没有压力静心读书的快乐。在读书的间隙学着为家人做饭,真正学会四中要求的做四菜一汤。学会做三样特色菜,6-8月,每月学一样,多次实践,可以请同学到家里品尝,争取成为家庭的“招牌菜”、“面子菜”。
 
  4.体重超标的同学,三个月足以改变体型,争取在新同学面前打造新的形象。可以通过锻炼、节食,还可以借助于针灸。
 
  5.继续学习英语,可以报个班,也可以自己学,总之不要把英语荒废了。最好定个目标,比如考个级什么的。还可以利用假期多看些英文原版电影,推荐《黑天鹅》、《国王的演讲》。语言是你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。
 
  6.做一个游学的方案,走大好河山,开敞心胸,在游历中释放心灵。从现在开始准备一张世界地图,一张中国地图,每去一个地方就画上小红棋,记下旅游见闻,若干年后说不定你就是“王霞客”、“李霞客”。
 
  7.学一件乐器,练练字,书写是你的门面,音乐是你的朋友。女孩子买一块中等大小的十字绣,给家里做个桌布台布什么的,做女工让你心灵手巧。
 
  8.找个地方打一个月的工,可以是大公司,也可以是小摊位,在打工中体味生活,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,积攒些社会经验。
 
  9.高考成绩超强的同学,你们的经验是宝贵财富,社会上有很多办学机构需要你们这样的小老师,利用暑假给自己找一份家教的工作,从假期开始自己养活自己
相关阅读
推荐文章
现代人应特别关注“心理健康”问题 咨询

在现代社会中,健康人与病人之间的界限已渐渐地模糊,躯体健康不等于心理健康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至少有5亿以上人口存在精神心理问题,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%,其中2亿以上人患有抑郁症。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断言,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,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。被列为当今人类10大死因之一的自杀,其原因多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目前... <详情>

心理专家
李祚山

个人简介: 博士,中共党员,九三学社社员。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副院长,重庆师范大学应用 个人简介: 博士,中共党员,九三学社社员。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...【详情】

关于我们

重庆祚山心理咨询所是隶属于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实验室的下属机构,以心理健康咨询、心理测评、心理治疗、职业辅导、心理学培训以及学术沙龙为主的综合服务机构。咨询所依靠重庆师范大学、西南大学学术背景支持,由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、重庆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导师李祚山教授领衔,拥有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许毅(主攻催眠方向)、吉林大学心理学博士熊韦锐(主攻正念减压疗法)、于锐··· <详情>

咨询电话:18983988996 咨询所地址:重庆市沙坪区三峡广场融信大厦27-1 Copyright@2001-2013 祚山心理咨询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苏ICP备13045850号